|
When investing, we view ourselves as business analysts - not as market analysts, not as macroeconomic analysts,and not even as security analysts.
(在投资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
这是巴菲特在1987年写给股东的信里的一段话,经典。
学习巴菲特,这是一个直观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本身上,忽略股票市场的波动、宏观经济、股票的技术图形。按照中国股市的特色语言就是:不看大盘,不看货币政策,不看K线图。就是说,平时股民干的那些活全都歇了,巴菲特可真够闲的。
巴菲特3不看的理由当然很充分,有很多的解释,但归根结底就一条:看大盘,看货币政策,看K线图没有用。影响这3者的因素太多,谁也预测不了。加上这3者都是短期指标,根本就没有办法预测。在07年股市6000点的时候谁又能预测到现在会跌到1900点呢?说出来可能可能会笑掉大牙吧。去年呆在股市的人对中国经济前景都无限看好,说什么“黄金十年”。08年这样复杂的、景气度下降的宏观经济局面谁又预测到了呢?上证指数从6000点掉到2000点,看K线图的人会发现每个股票有每个股票的跌法,所谓千股千图,可这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证明了每个股票的具体跌法不一样啊。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就是估值太高了。
做企业分析师的优势就在于,世界上有少数公司的竞争力是可以长期保持的,当它们的股票估值很低时,将来上涨的可能非常大,低位买入投资就能成功。一句话:优秀的企业+低估值=成功的投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