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回复: 0

巴菲特的聚财与散财之路

[复制链接]

78

主题

0

回帖

244

积分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1-6-1 1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70亿美元,可以买到6万6千辆Saleen S7跑车,或者269座全球最贵的房子。对于升斗小民来说是天文数字,对于巴菲特来说,却是名副其实的身外物: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6月26日,在众多记者的包围和比尔?盖茨夫妇的见证下,巴菲特宣布把这笔占其个人资产85%的钱,捐献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用于对付人类顽疾、消除贫困以及提高教育水平。这是美国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慈善捐款,它甚至超过了科威特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此,巴菲特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眼光。
   “超级大款”巴菲特
   巴菲特被誉为“股神”,自然和他的投资生涯有关,和金钱打交道是巴菲特毕生的兴趣和事业。从1941年 11岁时购买平生第一张股票,到人生每一个阶段的运筹帷幄,经过几十年经营,成就了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商业王国,在全球100家资金最雄厚的公司中列第13位,可用于投资的现金高达430亿美元,涉足领域包括保险、家具、珠宝、酒店等,还持有可口可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股份。巴菲特的个人资产全球第二。
   对比成功的事业和至尊的社会地位,巴菲特的日常生活节俭得令人难以置信。即便妻子于2004年去世后,他仍然住在一栋1957年以31500美元买下的房子。他的午餐经常是爆米花、洋芋片和可乐,其中喝可乐更是巴菲特最为人知的饮食偏好,巴菲特夫人曾笑言他血管里流的都是可乐。巴菲特最“奢侈”的花费也不过是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以帮助他更好的掌握时间,赚取金钱。美国人无数次猜测这位老头子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财迷”,“吝啬”之极。
   巴菲特在国人异样的眼光中过着舒适但不奢华的生活,从容淡定。直到不久前他把大部分资产捐献出来,让人跌破眼镜之余,也让人信服了他早已许下的承诺:在他去世后把他的财产捐献出来。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说,捐献巨款的缘由是“通过全球资本运作取得丰富财富的人,应该帮助世界上不幸的人。”
     为什么是比尔﹒盖茨?
   巴菲特向来不热衷慈善事业,甚至因此受到过一些指责。他一直主张保留财产,直到死后才将财富捐出的说法也被认为是一种托辞。对此巴菲特心中有数,他认为自己是能够让财富增值的最佳人选, “你想想看,如果我在15年前捐钱,这个社会可以多好几亿的钱,如果我今天晚上就死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多3百亿的钱”,巴菲特言之成理。
  妻子的去世使他转变了这一初衷:他原本一直以为妻子苏珊会活得比他更长,能够在他死后管理他的基金会。于是寻找合适的人选管理他的巨额财产被提上日程。巴菲特认为财富应该回到社会上,但是在回馈社会的时候选择什么时机、以何种方式进行?问题的答案在盖茨夫妇的帮助下瓜熟蒂落。“如果你的目的是把钱回赠给社会,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基金会,那最合适的选择莫过于一个由年轻又聪明的夫妇运作的机构了。他们(盖茨夫妇)已经展示了能力。”
   依托于这个基金会,巴菲特的多年心愿大体上已经完成,而且达成这样的心愿,无疑显示了巴菲特的超脱和智慧,他不仅重视自己个人资产的处置问题,而且他酝酿已久的慈善大计还充分照顾到了他所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其他股东,以及公司未来的股价走向,这让慈善效应得到最大化效果。巴菲特说:“这是一种良好的投资策略:把你的资产交给最值得信赖的人管理,并让他们自由做出决定,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他并且呼吁,他的其他富裕的朋友能“沿用”这一模式。“我希望他们现在就采取行动,不要犹豫。”
   同时,巴菲特在捐献一事上还显示出超凡的气量,他没有像以往的大慈善家那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笔捐款,成立基金会,“我对盖茨基金目前的所作所为十分钦佩,故而希望能帮他们做点实事。”故此巴菲特直接把钱交盖茨夫妇打理。
   有人猜测巴菲特“突然”捐献巨资是因为这位现年已经75岁的老人出现了健康问题,但是巴菲特予于否认,他说自己现在的身体仍然很好。但他表示,他正在立一份新的遗嘱,以保证在他死后这些股票仍然能够发放到各个基金会。不能不说这位老头既有爱心又有充分的责任心。
   财产分配必然涉及到子女的继承问题,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免的“俗”,也是巴菲特捐献巨款后引起的无数争论之一。但是以巴菲特和盖茨为代表的巨富们在财产分割和子女继承方面却有着不俗的观念和做法。巴菲特直接认为自己“不是对王朝财富的热衷者,特别是当世界上60亿人还穷得多的时候。”他表示他从未打算将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精英的社会里,他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百万家产将使这一竞争变得不公平,我们应该努力保持机会平等。”巴菲特说。平等在这里成为一个核心词汇。巴菲特认为只有平等的权利和不懈的奋斗才能缔造幸福的人生。就如盖茨曾经说过的:“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过多的金钱并不能满足人的幸福感。
   盖茨曾经公开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所以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也都对世袭财富的概念不屑一顾,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
      助人助已
   从善如流是美国的骄人一面。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慈善家有洛克菲勒和卡内基,这两个人毕生的捐款总额按2006年的美元价值计算分别是76亿美元和41亿美元。世界日报评论说:“慷慨捐献,是美国亿万富翁的一种不成文传统,一种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一种有钱人得到社会认同的标准,一种具有终极诱惑力的精神风范。”而普通公民,根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从1995年到2002年,美国人每年捐出的善款总额占GDP的比例接近2%,高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
   有评论认为美国巨富的善行是赚取金钱的另一“招数”。比如,有人曾经计算过盖茨每捐出1美元,他通过微软公司赚取的收益就超过1美元,这是因为盖茨通过慈善积累的好名声促进了微软公司产品的销售。所以,据此推测美国共有的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的160万个非赢利组织,具有存在的“经济”理由。
   只能说这种猜测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捐献本身具有它积极的社会意义,所以我们才看到从盖茨到克林顿,从影星安吉丽娜?朱丽到普通的民众对慈善有如此的热情。这些名人固然通过慈善事业成就了自己,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帮助了别人。
       中国的富人哪里去了?
   巴菲特的惊天举动令世人钦佩,但是从美国巨富的慈善作为,联想到中国慈善事业的普遍现实,令我辈日日为稻粱谋、为无暇顾及公益事业找出各种理由的凡夫俗子汗颜;也让人禁不住要问,这是否也令中国的众多“富豪”汗颜?据统计,中国慈善捐款总数中,大约75%来自国外,10%来自平民百姓,只有15%来自国内的富人阶层。中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仅是美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的1/5500暂时不说,对比一下,中国富豪的钱极少用在慈善事业,那么他们的钱花在了哪里?“在中国,你的富裕要让别人看得见,否则没人会相信你真的有钱。”某位富人如此说。所以很多中国富豪通过豪吃海喝来炫耀财富,以奢华生活来买取快乐。余下的金钱,自然留存下来,“福荫”子孙。
  毫无疑问,中国富人需要反思自己的金钱作为,建立积极现代的金钱观。另外,政府是否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起从所得税上鼓励富人慈善捐款的税收制度,杜绝慈善捐款去向不明等现象,从媒体导向上对慈善捐款者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并且使慈善事业成为衡量现代财富精神和富人风貌的标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4:05 , Processed in 0.1386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