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回复: 0

向巴菲特学捐赠

[复制链接]

178

主题

0

回帖

546

积分

积分
546
发表于 2021-6-1 15: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巴菲特的捐赠方案,今年7月份将有45.125万股的伯克希尔公司B类股票将过户到比尔美琳达.盖茨基金会(BMG)的名下。伯克希尔公司A类股价目前大约是15万美元左右,B类股票是A类的1/30,也既5000美元/股左右,因此将捐出的这批股票价值大约为22亿美元。
  自2006年开始,巴菲特决定将1000万股伯克希尔B类股票用于捐赠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第一年捐出其中的5%,以后每年捐赠剩余股份的5%。由于这些股票在捐出前还在巴菲特的名下,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巴菲特的仍能以资产总额620亿美元荣登福布斯全球首富的宝座。如果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能够合理地增长,巴菲特在其有生之年应该仍能够维持其在全球富豪榜前十的位置。
  巴菲特的财富观
  慈善捐赠的思想动力来自于捐赠者的财富观,不同的财富观形成不同的捐赠行为,巴菲特的财富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是对待遗产方面。早在1986年,巴菲特就在遗嘱明确将会捐出其绝大部分资产。巴菲特认为“财富应该用一种良好的方式反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我深信遗产对子女只会弊大于利,巨大的财富不仅使他们好逸恶劳,成为纨绔子弟,而且不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他曾对子女们说:“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一个美分,就算你们走运” 。在一次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道:“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
  针对布什政府推出的减税政策巴菲特公开表示反对,他认为,“在一个家族中世代相传的财富,是构建精英社会的大敌,因为这有损机会平等。超级富豪和中产阶级之间的鸿沟日渐拉大,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在日益受到侵害,如果没有一个渐进而又有效的遗产税进行约束的话,这种差距将更加明显”。 “(如果没有遗产税)会形成很多个财富王朝,我们视根据血统而形成的王朝为‘愚蠢’,那么根据姓氏而形成的财富王朝更加愚蠢”。
  然而,巴菲特个人在2006年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共的捐款额度不超过6000万美元,因此他的关于财富方面的观念也受到某些人的质疑。巴菲特对此解释道,他之所以没有进行大额的捐赠,是因为他相信,在他的管理之下钱能够更加高效和迅速地增值,最终能够更多的人受益。事实也是这样,要是没有以前的“抠门”,就没有现在的慷慨。
  让捐赠催生捐赠
  恐怕没有比2006年巴菲特宣布的捐赠计划更能引起世界舆论关注的捐赠行为了,即使2年过去了人们对此还记忆犹新。之所以引起轰动,首先是由于捐赠的数额——370亿美元(这是按照当时捐赠计划中股票的价格计算,现在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额),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赠。其次因为捐赠最大的受捐者是蝉连世界首富多年比尔.盖茨旗下的基金会。还有一个因素是巴菲特捐出的资产份额占到了其资产总额的85%,虽然不是捐赠比例最高的,但由于基数大,这个比例也有足够的新闻冲击力。
  也许巴菲特没有刻意去制造轰动效应,但这个事件在客观上推动人们对财富与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对人们的财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有利于人们特别是富人弱化对财富的占有意识而强化其财富的责任意识,对那些一毛不拔的富人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促进他们对社会慈善事业的关注。对那些以巴菲特行为为坐标的群体影响则会更直接更巨大。可以说巴菲特的捐赠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社会的捐赠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巴菲特将其投资领域的“钱生钱”的法则有意无意地应用到了散财领域——用自己的捐赠带动他人的捐赠,即“捐生捐”。
  不忘股东利益
  巴菲特将自己视为伯克希尔公司股东的合伙人,他一再强调他以股东利益最大化行事,事实上几十年以来他也一直严格执行这个原则。巴菲特也因此获得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对他的信任,从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年换手率只有2%左右中可见一斑(由于换手率过低,伯克希尔公司甚至未被选入标准普尔指数成份股,也许是作为“报复”,巴菲特每年都将自己公司的收益增长与标准普尔进行对比,结果自1965年来,只有6年是落后于它,净值增长则是标准普尔的58.9倍)。
  在将大部分资产捐赠的时候,巴菲特也没有忘记股东的利益。虽然巴菲特曾讲过“即使我明天发生车祸,伯克希尔公司仍能够正常”之类的话,但不可否认巴菲特是很多股东心目中的伯克希尔的灵魂,是公司股价的一个巨大支柱,如果巴菲特一下子捐出捐赠计划中的所有股票(约占公司所有股票的28%),一方面巴菲特将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可能会引起其他股东的恐慌而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受赠方大量抛售受赠股票也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这都将损害现有股东的利益。因此巴菲特做了巧妙的安排。一是明确总额,分步捐赠。向盖茨基金会的捐赠计划中,捐赠总额是1000万股B类股票,第一年捐出其中的5%,第二年捐出剩下的5%,以后各年类推。二是弱化捐出股票的投票权。伯克希尔公司存在A类和B类两中股票,B类股票的价值是A类的1/30,但投票权是A类的1/200。此外,盖茨的基金会也足够大,股东也不会担心某一天它大量出售股票导致股票下跌。通过这些安排,就能保证巴菲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能够继续保持对伯克希尔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稳定其他股东对公司的预期,维护股东的利益。
  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人们也许纳闷,巴菲特怎么没有把股票捐给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其实巴菲特现在根本就没有自己名下的基金会,2004年巴菲特的妻子苏珊去世,巴菲特基金会就以其妻子命名。在谈投资时,巴菲特有一句经典的话是:“一定要在你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能力有多强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正确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能力” 。巴菲特对也许是这样评估自己:“我自信赚钱能力一流,不过花钱到老我也没怎么学会”。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基金并主持公益事业的运作和资金分配时,巴菲特说到:“我非常喜欢赚钱这项工作,而且做得非常擅长,但经营基金会不是捐我的长项。如果投资的话,一定要找非常能干的经理人确保投资最大可能的盈利。将钱捐赠给基金会,也一定要找最能干的人,盖茨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一个基金会每年必须花掉基金会净资产的5%。按照巴菲特的赠规模,则每年必须“花掉”20亿美元左右。而每年要认真花完这20亿美元,虽然可能还在巴菲特能力范围内,但作为将近80岁高龄的巴菲特,恐怕已经不是他精力范围内了。他把这个重担交给了比尔.盖茨,而自己继续做其善长的投资事业,赚更多钱让盖茨去花。巴菲特与盖茨是一对忘年交,巴菲特非常了解贺欣赏盖茨,如果盖茨不是热衷于于慈善事业,巴菲特不会把钱交给他,盖茨也不愿接受这么一大笔钱:这笔钱只会增大盖茨的工作量,盖茨听到巴菲特的捐赠计划时发抖也许不是惊叹于捐赠的数额本身,而是由此给自己带来的工作压力:“哦,我的天哪,你不是要我从此不用休息了吧”。
  遗憾:没有看到向中国慈善机构的捐款计划
  巴菲特的财富主要来自美国国内,但也有不少财富源自中国,其中最明显的一笔财富就是在中国石油H股上面的投资收益。2002和2003年,巴菲特在阅读中国石油的年报后,决定购买中国石油的H股。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以4.88亿美元购入中国石油1.3%的股份(买入的价格大约是每股1.6至1.7港元)。2007年6月~10月间,伯克希尔公司陆续卖出所持有中石油的股票(均价超过12港元)。如果加上2004~2007年的分红,伯克希尔公司的从中石油获得的税前收益超过40亿美元。按照巴菲特占有伯克希尔公司38%左右的股份计算,其中属于巴菲特的税前收益约16亿美元,税后收益也超过11亿美元。此外伯克希尔投资的很多公司在中国都有业务(其中最著名的如可口可乐、宝洁、强生、沃尔玛等),中国市场为它们提供了大量的利润,巴菲特从中的收益按照保守的估计也超过20亿美元。所以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中来源中国的超过30亿美元。但在巴菲特的捐赠计划中并没有任何中国的元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不知道是因为巴菲特没有想到向中国捐赠还是没有任何中国慈善机构向巴菲特提出要求?不过留给中国慈善机构的机会还在,因为巴菲特还有15%的资产没有捐出去,或许正在等待人们向他要呢!?(张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4:01 , Processed in 0.1103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