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回复: 0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最有用的投资教程

[复制链接]

63

主题

0

回帖

199

积分

积分
199
发表于 2021-6-1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正在迈入资本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沃伦?巴菲特已经成为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美国人,正如迈克尔?乔丹、lady gaga,或者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此前所经历的那样。所不同的是,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人群中,巴菲特始终拥有着极为正面的形象,尽管他也有几段颇为传奇的婚姻和爱情经历,但他从未被媒体或大众娱乐化过。
  某种程度上,巴菲特受到的这种特殊礼遇与他在投资界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健形象有关,不同于“大鳄”索罗斯对于市场短期趋势的强调,巴菲特一直看重价值与价格之间的长期相关性。
  相比索罗斯热衷于市场短期剧烈变动带来的高额回报,巴菲特更愿意以稳健、甚至趋于保守的步调,选择获取长期丰厚的复合收益——当某种看起来不起眼的收益率,比如每年20%,或者10%,以10年、20年,甚至长达30多年的跨度实现复合增长时,这种收益将变得极为巨大、甚至可怕。
  对于巴氏的这种价值投资理念,市面上有着诸多研究探讨读物,但巴菲特自己究竟是如何阐述他对投资的理解的呢?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终身学习学院的理查德?J?康诺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巴菲特每年都会给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持有人写一封信,总结这一年的投资得失,交流那些股东们最想知道的东西。这些文字会随着公司年报一起出现,从1977年延续至今。康诺斯从这几十封信件中精心选出了一些,按照不同的主题重新进行了编排,于是,便有了一本据说巴菲特自己评价为“比迄今已有的关于巴菲特的传记都要好”的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管理篇)》。
  巴菲特对那些给公司及股东带来了损失的事件毫不讳言,包括所罗门公司几乎遭遇破产危机的事件。其实这也符合他反复宣称的观点:“造成公司亏钱,我可以原谅;造成公司名声丝毫的损伤,别怪我无情。”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文字都是给股东的,所以总体上,有一个共同目的,让投资人把握着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手攥得更紧。自然,只有股东们被打动,这一目的才更容易实现。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做得不能说不出色。
  书中除了传达出巴菲特精辟的管理智慧外,作者也选择了具体的实例,如“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并购GEICO”,“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化解所罗门危机”,这些经典战役能有效地展示巴菲特的实操智慧,而不仅仅是理论高手。
  当然,书中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都能深入浅出地传达他的投资智慧和工作智慧。其中,也讲些无关痛痒的故事或笑话。
  比如会有脑筋急转弯的话题。问,如果你把狗的尾巴叫做脚,狗共有多少只脚,答案当然是4只。原因是:尾巴当成了脚并不代表它就是脚。巴菲特用这则故事提醒经理人说,就算审计师愿意证明尾巴是脚,我们自己也必须保持清醒。
  巴菲特还讲述在年度股东盛会上遭遇的尴尬瞬间。文中提到。来自纽约的11岁名叫尼古拉斯?肯纳的投资者向他开火,问他“股票价格如何跌下来的?”弄得他很是尴尬。最要命的是,第二年的股东大会上,尼古拉斯又严厉质问,去年年报中说我是11岁,实际上当时我只有9岁。“如果连这个你都弄错了,我怎么能够相信后面的财务数据的正确呢。”
  巴菲特真诚地写到,希望尼古拉斯继续参加股东年会,因为“查理和我想在我们还清醒的时候就搞定他。”而且也期待大家关注这场非对称的智慧决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4:07 , Processed in 0.1114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