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回复: 0

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的5点启示

[复制链接]

72

主题

0

回帖

226

积分

积分
226
发表于 2021-6-1 1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资本市场能够制造巨大泡沫,必须对金融衍生品等投机行为严加限制。中国经济依赖出口,结余的美元越多,在危机中损失就越大。中国经济向内需为主转型,刻不容缓。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危机,或类似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这种局部的、短暂的金融危机。美国当前的这场危机,是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把东亚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裙带资本主义”、银行系统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过高、资本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过弱、监管不力,等等。与此同时,他们在世界各地大力推销盎格鲁-萨克逊金融模式。同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相比,更遑论东亚模式,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被视为最完美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金融体系模式。而发展中国家也诚惶诚恐地按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改造本国的金融体系。然而,在学生还未来得及交出令老师满意的答卷之前,老师自己却突然出了问题。谁说没有“后发优势”呢?
     一、次贷危机的警示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曾指出:60%-70%的美国人实际工资下降,靠借钱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20%的美国人靠借款维持超出其收入水平的生活水平。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负债的最常见形式是住房抵押贷款。在此基础上,通过再融资(refinancing),美国居民进一步扩大了负债。储蓄率的下降和负债率的上升,意味着风险的提高。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只能转移风险,并不能减少风险,更不能消除风险。美国货币当局无法令利息率无止境地下降,也无法令住房价格无止境地上升。当Ninjna(无工作者、无收入者、无资产者三词的英文缩写)们最终无法偿还贷款(付息)之时,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日。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衍生金融工具的创造和使用,虽然不能最终消除风险,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转移风险,掩盖风险,推迟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也正因为如此,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其严重程度也必将大大增加。资本市场既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能制造巨大泡沫。资本市场越是发达,可以制造的泡沫就越大。美国次贷危机为我们提供的第二个启示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是有节制的,限制资本市场过度扩张的各种传统政策不应轻易废除。例如,限制混业经营的各项政策不应轻易废除,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和证券化应该受到限制。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并不是惟一的,不应该作为中国效仿的终极模式。
     美国金融市场上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充分说明,政府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有限,私人评级机构也不可能对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充分了解,因此,所谓加强监管往往流于形式。事实上,在自由化的条件下,监管永远是落后于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三个启示是:对于政府和社会金融监管机构的能力不能高估,而且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应该限制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
     风险的存在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存在,不确定性的存在意味着投机获利的可能性,投资和投机的界限很难确定。从次贷到RMBS,再到CDO、CDO平方、CDO立方……从参照实体到CDS,我们可以看到,对距离基础金融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越远的金融产品(衍生层次越高的金融产品)的投资,越具有投机性。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避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适应了投机的需要。投机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认为投机可以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与投机相伴而生的各种金融游戏,浪费了各种实物资源,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美国次贷危机的第四个启示是:必须限制投机。
     贪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动力。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在离谱的高额利润和高收入刺激下,机构和个人很容易丧失理智。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风险的低估和无视。硬要把次贷塞给 Ninjna,就是住房金融机构的贪婪所使然。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五个启示是:必须设计某种机制,限制离谱的高额利润和高收入。
     二、避免为美国金融危机埋单的出路:经济由依赖出口转为依赖内需
     通过金融全球化,美国已经把次贷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作为美国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国之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根据外电报道,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左右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库券。中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主要是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权)高达3700亿美元。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到底有多大,现在还很难量化。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之一,存在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严重危险。目前,我们已经因美元资产价格暴跌、美元贬值、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和部分债券违约而遭受损失;今后,随着危机的恶化,这种损失可能会更大。如果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再出问题,中国的损失将会极为严重。美国政府解决危机的所有措施的核心,是保证货币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资本市场有足够的资金。中国、日本和其他贸易顺差国(即对美资本输出国)继续持有和增加持有美元和其他美国金融资产,是美国得以解决次贷危机的必要条件。任何金融危机的解决,都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承担。中国不是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吗?在积累了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独善其身已经完全不可能。除了期盼美国次贷危机早日结束,中国目前已经难有作为。
     现在,美国人(除非是弱智政客,或装装样子)是不会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会希望中国停止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的。当然,他们更不会反对中国进一步积累外汇储备(只要是购买美国金融资产)。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似乎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尴尬地位,还留恋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还希望尽量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对出口部门来说,这些顺差代表利润和就业增长;对整个国家来说,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我们可以批评央行购买美国资产不当,批评中国投资公司(CIC)投资失败,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谁能做得更好一些呢?如果中国维持巨大双顺差的局面不改变,如果这些顺差不能转化为直接投资或其他币种的资产,我们就只能持有美元或将其用于购买美元资产。换句话说,我们就只能为美国次贷危机埋单。因而,中国必须加速对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来源:《绿叶》2008年第10期)
  美国, 金融, 中国经济, 德国模式, 次贷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6:18 , Processed in 0.1006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