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野百合也有春天:巴菲特芒格对银行类企业看法的演化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

回帖

283

积分

积分
283
发表于 2021-6-1 1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凌晨三点半,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注)”,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歌词:野百合也有春天。于是有以下投资感悟:
     银行业曾经是大众情人的玫瑰,或者是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如今却沦落为寂寞山谷角落里的野百合,但不要忘了——野百合也有春天。何况银行业并不是真正的野百合,而是经济、生活、政治的主角,是百业之王、千业之母,而且可以形成客户黏性和护城河。
     一些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也抛弃了银行股,理由是银行是周期性行业,或者教条地理解巴菲特1990年致股东信里的一段话:“银行并不是我们的最爱……”,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巴菲特下一段话“由于20:1的杠杆扩大了管理的实力和弱点的影响,我们对以‘便宜的’价格买进一家管理不善的银行的股票毫无兴趣。相反,我们的惟一兴趣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优秀的银行。”而且他们还忘记了巴菲特也在不断地学习进化中,巴菲特的观点也在变化,巴菲特在2002股东大会上说:“银行表现之好让我们有点惊讶。有些银行很多年来有形权益回报一直保持在20%或更高,尽管这样的业绩部分是因为提高了杠杆水平。”查理.芒格则坦率承认:“我们对银行业判断错误,更糟的是我们没有纠正我们的错误判断。”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巴菲特在用实际行动来纠正这个错误,有机会就增持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股票。
     研究芒格思想的投资者,如果没有注意到芒格早在1995威斯科股东年会上关于银行的论述也是一种失误:“银行业的上一个发明是信用卡,对那些很早或者较早开展信用卡业务并且力度很大的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金矿。”
     “对精明的经营者来说,银行成了一个很好的业务。未来银行业既面临机会也存在威胁。至于结果如何,我不知道。显然,我们确实很喜欢银行业,因为我们重仓持有了富国银行的股票——其中有一部分由威斯科持有。”
     有鉴于消费过去的杰出表现和金融目前的低迷状态,阿理重申这个观点:过去不买消费,现在没饭吃;现在不买金融,将来没饭吃。
     “消费+金融”是未来不可忽视的核心战略配置,巴菲特在二者的配置平均达到80%左右。其内在逻辑在于:第一,消费(尤其是日常消费)、金钱永不过时;第二,消费和金融是护城河分布最密集的领域,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和高于平均水平的资本收益;第三,消费、金融便于接触、观察和理解,不受技术革命的冲击,变化相对缓慢。
     单一配置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战略,但在消费价格合理或高估,而金融等其他行业严重低估的情况下,这种“偏食”策略将面临巨大的机会成本损失和长期平庸的业绩表现。
     注:《半梦半醒之间》是谭咏麟原唱的一首歌。
  来自陈理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5:43 , Processed in 0.0969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