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回复: 0

各国战争从来都是经济战争

[复制链接]

58

主题

0

回帖

184

积分

积分
184
发表于 2021-6-1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国战争从来都是经济战争
  日本终于忍不住要向中国挑衅了,其实中国的迅速发展一直都是被邻国所惧怕的。快速增长的全球物质贸易量和财富积累让邻国无法抑制的嫉妒和恐惧,不过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就如恋爱时,恋人身边出现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人一样,即使对你没有威胁,还是一样会无法抑制的嫉妒。这种嫉妒在国内制造业还只在萌芽阶段的时候,还是可以容忍的,但当中国打开国门,大量的国外品牌进入中国,日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渐的被瓜分的时候,这种嫉妒就不由得而爆发了。从扣押中国船长这个事件上看,日本是不明智的。因为有一个富有的邻居一定是比一个贫穷的邻居能够带来更大的市场和交易量的,嫉妒和报复不能带来任何事实的改变。当然,也许日本只是帮其他人做个秀而已。
  从来各国的战争没有哪次不是因为经济引起的,争夺的也就是资源。两个国家之间所谓的民族仇恨,也是因经济引发的战争而引起的,而这种民族仇恨在经济争夺时期,又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而相邻最近的两个大国,是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形的。因为都有能力去侵占和掠夺,而这种占有欲是与生俱来,无法抗拒的。一旦条件具备,再温和的民族都会侵略,只是可能采取的手法不一样。比如协助,协管,经济支持或者殖民,
  英国和法国是这样,中国和日本也是这样。这次的事件具猜测是和美国有关,因为同期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关系也不是很和谐,按道理日本在中国的投资量,它没有理由做这个明显无理取闹的事情。
  其实中国一直是美国的进口大国,美国通过对中国最惠国的优惠作为交换,从国内获取了大量的廉价商品,并向中国输出了高附加值的商业,如摩托罗拉,麦当劳,微软,它们赚取高利润的同时,享受着中国廉价的民用必需品。而中国一直以为,这种最惠国待遇是一种恩赐,要延续和争取。
  殊不知道,这种最惠国待遇,加上国内的出口退税政策,将中国的纺织业,农业等民用基础产业大量的引向了出口方向,无形中是在给国民加上一层沉重的赋税。
  出口的退税,那退回的一部分,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政府从总体税收中拿出的一部分,这部分需要从其它来源的税收中补足。
  由于大量出口,造成国内商品短缺的假象,国内商品的价格也会由于某种利益集团的驱使,而不断上涨,上涨的那部分并不是商品本身带来的实际增长,如大米,同样重量的大米,只能供养同样多的人,它的实际价值是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只是转嫁成了加在人民身上沉重的赋税。在市场上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通货膨胀,CIP高企。
  为了防止国外商品的进口对国内企业造成的冲击,我国制定了种种条款限制进口。如护肤品,进口关税上调至2000元起征,奶粉上调至2罐起征。而这样,同样也转换成了加在人民身上的赋税,由于
  第2/5页
  对国内企业保护形成的垄断,国外廉价的商品无法进来,国内企业也会自然的借助这种垄断优势而保持价格,我们不得不为购买同样价值的商品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而这些赋税,如果能够被节省下来,会加入到生产中,制造出更多的商品,养活更多的民众,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
  在欧美购买中国制造的服装,价格只有她们本国制造的一半甚至更少,所以欧美直接从中国进口,因为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她们货币的价值,如果是自己制造,一件衣服可能要花费50元的成本,而中国进口只需要20元,原本50元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20元就可以买到了,那么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增强,也意味着货币价值的提高。而余下的货币,可以用来制造更多的产品用来交换,进而产生更多的价值留在本国。而这些货品可以用来再出口,如ZARA服装品牌,众人熟知的耐克阿迪,已经70%以上是中国制造,但在国内销售的价格几乎是它们成本的20倍。因为出口有退税的支持,因此外商购买这些产品会比国内的贸易商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而国际品牌的进口,中国也与贸易国签订了某些互利条款,特别是服装,远不如护肤品那么苛刻,甚至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但这些大品牌却可以卖到比国内商品高几倍的价格。买同样的商品,国内民众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对内贬值。
  这种现象中,唯一获得好处的是国外企业和贸易商,而人民是最后买单的人。
  其实按中国13亿人口计算,国内的需求量远比国外要多,但政
  第3/5页
  策导向将制造业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如果国内百姓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那么剩余下来的资本,自然会投入到再生产中去,从而可以制造出更多值得交换的商品,带来整个国民财富的提升,而不仅仅是靠市政建设、政府税收和土地拍卖来增加GDP。
  说到土地拍卖,这里也想发表点意见。
  土地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可以没有任何回报的产出食物和基本生活必需品,而且当权者可以毫无成本的去经营它。
  房屋的功能是为人民提供挡风避雨的场所和心理上的安全需求,除此之外,就只能是带来奢侈和炫耀的资本,它本身并不能再生出任何的价值,除非被用于生产使用。而当房屋一旦建成,它的实际成本就已经确定了,无法上升也无法降低,但在在中国,却成为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在通货膨胀的时代,购买房屋可以作为资金避险的一种方式,因为房屋的实际成本是确定的,并且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会消减它的实际价值,它不像谷物一样容易腐烂,不像牲畜一样会死亡,即使在房屋价格跌到很低的情况,那时房屋的实际价值也是和市场价值相等的,因为把它出让所能换来的商品数量必然也是和以前一样的。因为房屋成本的降低,人们手上会节余更多的资本投入生产,从而增加商品的供应,同等数量的货币因而可以换到更多数量的商品,所以看上去所有商品价格降低了,而实际上国民的购买力增强了。
  虽然不排除很多人会将资本投入到奢侈的生活中,而不是去生产,但那只会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一般不会出现在商人或者企业所有者身上,他们具有天生的勤劳和节俭,总是为资金寻找合适的方向。
  而实际上,购买奢侈品的人,他们的消费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资金,当然购买国外奢侈品的资金是不会留在本国的,虽然其中的一小部分会变成国外商品对本国商品的再交换。
  上一次中国取消出口退税,但因为众多国内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反对,不久又恢复了。
  取消出口退税虽然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但不至于把利润降低到了成本以下,如果仅仅因退税才能存活的企业,其实也是完全没有存活的必要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必定会拖其他兄弟企业的后腿。
  出口退税对制造型企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它只对贸易商有好处。制造业因为退税,造成了对政策的依赖性,没有把精力放在产业升级和产品改良上,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政府应该将这种退税的鼓励转为在产业的革新和改良上,从根本上降低商品的制造成本,提升产量,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3:19 , Processed in 0.1256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